201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各类直播平台大放异彩,各路资本均在迅速跑马圈地。一个全民直播的时代,我们该何去何从? 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 面对直播的火爆,长江商学院教授张维宁说:“直播”从人性上来说可以满足很多层次的需求。至于有多少直播平台会死掉我不知道,但是直播作为一种现象级的形式留存下来我觉得是一定的,因为这是一件符合人性的事情。只有当我们做一件事情不是反人性的,他的商业模式才有可能是成功的。 国内直播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各个直播平台也在不断进化和分化。如果说泛娱乐类的直播平台离人气最近,那么,离资本最近的财经垂直领域,却一直是直播的真空地带。 为什么要做财经直播? 之前,一大波分析师化身直播网红。这些视频推出后,虽然在不同网络社交平台获得众多转载,业内外人士都讨论热烈。但是,这些“网红体”的研究报告究竟说了些什么?好像没几个人关心。 张维宁教授说:做财经直播,是因为做垂直的话有行业特点、有调性。金融直播很多东西是非常专业的,当然我们可以用某一种调侃的方式来谈股票,但是我们绝对不能以逗逼的方式来谈股票的,会非常有问题。我们谈到商学院很多严肃的知识的时候,也是不能用娱乐化的方式来做的。 调性非常重要,因为当我们做金融领域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符合金融领域的基本规则,就是符合金融领域基本调性的。金融领域做的是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在本质上其实是做的资源配置的事情。在资源配置的过程里面,我们是有相应的调性的。 这个调性是有监管门槛、有人才门槛,有各种各样的门槛的。一个高中生、一个职业学校生,是不太可能在这上面做的,但是我们知道绝大部分的平台,70%、80%的主播都是中专生、高中生,文化层次并不是很高,然后娱乐细胞比较高,也玩得开的这些人。你想想看,如果把一个财经领域的事情放到一个通用平台来做的话,他的调性肯定是不对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垂直平台来做这样的事情,垂直的事情需要垂直的平台来做的。 财经的直播的五大场景 张维宁教授觉得,财经的直播起码有五个场景是可以去思考: 第一,是公司的秀场,比如进门财经CEO程建辉说的新三板公司路演。本质上我们秀的不再是个人了,一般的直播是在秀个人,而我们是在秀公司。当我秀公司的时候,我所需要传递的信息就不再是我的颜值了,是我的财务报表,是我的公司的概况,是一堆比较严肃的东西。公司的颜值其实是要用PPT的方式来呈现的,不是放一个大脸在那儿就可以呈现出来的。所以从产品的角度上来说,通过PPT来秀公司,这才是符合基本逻辑的。 第二,机构的内容分享平台。我们现在有大量的研究机构,有金融领域的研究机构,有一些非金融领域但是是跨界的金融领域做成的研究机构。他们有大量的研究报告并不是不想公开,其实大量研究报告时效性只有2、3个月,今天不看以后再也没人看了。他为什么不想有更多人来看呢?他肯定想有更多人来看。我放在哪来让人看呢?如果放在一个成本很高的地方让人看这个不靠谱,我好不容易把东西做出来还让我花钱让你看,这个我可能不愿意做。但是如果我有一个地方让你来看,然后我可能能收到钱,并且大家的成本都不太高,那么这样的内容分享平台应该还是有相应价值的。 第三,财经的培训和问答。我刚刚一直说“调性”这个问题,调性本质上是用来聚合人群的,每个人群都有他自己的调性,基于这样的人你如果可以聚合一个有金融调性的人群,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让大家能够知道这个市场上应该怎么来做。比如对于投资者也好,对于公司的高管也好,或者对于高校的学生也好,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让大家在上面进行知识的传播。 知识越来越被我们认为是有价值的,而知识是非零和的。零和的意思是说当这个东西给了你之后我就没有了,这是零和。当我们能够把知识的边际成本降到足够低,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进行知识分享的时候,他们对于一个足够低,并且是能够达到他们心理预期价格的知识是愿意此会付费的。 第四,基于主播的金融产品。如果在这个主播里面我们已经形成网红了,比如说我是一个好的直播,我跟大家讲了很多次讲座大家都非常认可,认可完了以后可能会有人问,你要不要做一点金融产品让我们来买,我们信你。就像我们信别的主播一样,我愿意给你打赏,我愿意买你的东西,但是我买你的东西,你不能卖鞋给我,因为你本来就不是卖鞋的,你可以卖一些别的给我,比如基金,比如可以卖一些财富产品给我。这是通过专业知识建立起来的信任,所以可以基于主播进行一系列的金融产品的开发。 第五,金融O2O的问题。金融许多时候还是要进行线下交易,虽然线上也可以交易,但是线下的交易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主流。线上聚合人群,线下进行大量的合规性的处理以及交易,就会形成一个好的金融O2O的场景。 这些场景其实是我们在别的平台里面不太容易看到的,我个人觉得财经垂直领域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机会以及发展潜力。现在很多人做不起来的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基因,因为原来做互联网的人基本上不太看金融领域。 第一个聚合人群太少。因为我们做的是大C端,一说你有几千万人群。你想想看中国资产净值在500万以上的人到底有多少,你把这些人搞定了就行了,我们不需要一个庞大的人群。但是这种人群往往是很多投资机构所关注的,所以这个领域有可能还没怎么能够发展起来。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个领域监管太严了。一个必须要懂得这个领域里面大量的明规则和潜规则的公司,才有可能把这件事情做好。所以有这种基因的公司并不多。 财经直播的商业逻辑 商业逻辑首先一点,就是我们用户现在和未来的需求在哪里。这个最核心的不是用户需求在哪里,而是用户现在以及未来的需求在哪里,不仅仅是今天的。我们现在所做的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带来相对比较长的用户粘性的关键所在。 金融行业信息沟通的成本是比较高的,或者是信息不对称的因素在里面显得比较突出。能够更好地满足金融领域沟通效率低下、成本高企的需求,才是企业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