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的大宗商品骗贷事件仍在发酵。 中信集团旗下中信资源(1205.HK)6月10日公告称,对若干存放在青岛港的铝和铜产品的调查或将影响公司。 中信资源称,其进出口商品业务拥有若干存放在青岛港保税仓库的氧化铝和电解铜,公司已采取行动以保障其利益。作为防备措施,在2014年6月3日就的氧化铝和电解铜向青岛法院申请并取得查封令。 目前,青岛港的有关单位已收到通知协助执行中信资源的氧化铝和电解铜的查封令。 该公告表示,在上述调查的情况清晰前,公司不能准确评估其对公司的影响。 青岛港在本月初曾表示,目前正调查铁矿石仓单是否被用于重复质押,从不同银行骗取贷款。而此次调查源于一家持有铁矿石仓单的贸易商——青岛德诚矿业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青岛港称其本身并不是调查对象。此外,有消息人士表示,铜和铝融资骗贷的问题也在被调查的范围内。 随着调查的进行,路透社6月9日报道称,青岛港大港保税仓库已被关闭,该地的金属交割暂停。 此外,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些银行也因调查事件,对向中国的金属贸易公司给予财务担保也愈发谨慎,一些银行推迟开出新的信用证用于贸易商进口大宗商品的财务担保。 华尔街日报早些时候还报道,六家银行正在调查存放在青岛港的铜和铝等金属是否被第三方用来骗取其他贷款。渣打银行被传已暂停向中国部分客户提供新的金属融资。花旗银行表示,鉴于客户受影响的程度,该行将与相关部门、仓储公司和客户密切合作,以解决问题。 对此,多位人士均向澎湃记者表示,重复质押在该行业较为普遍,其中涉及的企业较多,就看这些企业是否会出事情。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因市场担忧中国青岛港查可能影响需求,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近期持续走低。6月9日,三个月指标期铜盘中触及5月初来最低位。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