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三大报9月19日财经新闻要点: *《上海证券报》 周小川谈地方债 应主要出售给当地居民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中国金融》刊登的署名文章中对地方政府债券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中国今后若能建立地方政府债务体系,地方债应主要出售给当地居民,当地居民会基于自身的养老金、福利等问题来考虑是否购买,以构成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约束。 资本市场将推进15项重大改革 日前发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引发业界热议。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证券业在“十二五”期间将开展的重点工作具体包括十五项。即: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培育市场机制,推动市场有效运行和功能发挥;加强市场监管,维护“三公”原则;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探索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债市体系;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建立各层次市场间的转板及退出机制;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推出商品期货新品种的同时加强金融期货市场建设;推动上市公司健康发展,完善分红制度,引导加强投资者回报;增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竞争力,鼓励组织、业务、产品创新;研究制定监管框架,推进创投和股权投资基金规范发展;推动中介机构发展,提高其独立性、加大对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发展多元化机构投资者队伍,提高风险认知水平;继续推进股票发行体制改革,简化审核、完善询价制度、推进发行方式创新;完善退市制度,加强退市公司股票的交易平台建设;完善并购重组制度,提升其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国际板市场建设。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认为,综观《规划》,未来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将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三个市场,即场外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二是放松对资产管理行业的限制,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三是完善市场自身运行机制,推进发行体制、退市制度改革,严厉打击内幕交易。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提高银行业境外资产和利润占比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日前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指出,未来10年,中国银行业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坚持科学发展。改革和创新是中国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他强调,要适应我国经济金融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要求和国际金融业调整的新格局,以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的新形势,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风险管控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境外资产和利润的比重,真正实现从大变强。 中信证券H股遭美国基石投资者大举减持 股权资料显示,在去年9月底中信证券H股IPO时,Waddell&Reed基金作为基石投资者斥资3亿美元(约23.4亿港元)认购了约1.76亿股中信证券H股,但该基金于今年8月15日及9月7日,分两批抛售了其中的1.68亿股,将持有该股的比例由16.06%降至0.66%。 季末银行存贷比压力增大 公开市场单日投放资金逾千亿 *《中国证券报》 四季度流动性有望改善 虽然8月外汇占款环比下降,央行降准节奏低于市场预期,资金面压力上升,但两大因素将改善四季度国内流动性。一是财政资金季节性投放,二是QE3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本流动,新增外汇占款有望回升,从而缓解国内流动性压力。 证金公司将“三步走”筹集资金 45亿元增资即将到位 截至9月17日,转融资余额为70.45亿元,逼近中国证券金融公司75亿元的注册资本金。为做大业务,证金公司将“三步走”筹集资金,通过增加资本金、发行次级债、发行短期融资券等手段,为股市输送更多资金。 首先是增资扩股45亿元,预计这部分资金本月到位,届时可全部用于转融资业务。其次是证金公司借入200亿元次级债务,目前正处于与潜在投资者商谈的过程中,将择机启动。第三步是计划发债1000亿元,除了上述200亿元,证金公司将通过商业银行授信、发行公司债、发行短期融资券和同业拆借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 *《证券时报》 三大IT产业规划亮相 上市公司受益 涉及国家宽带网络、导航与位置服务和云计算,有助大数据技术和服务市场快速增长 在电子信息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科技部昨日连发“导航与位置服务”、“云科技”以及“宽带网络科技”三大电子信息产业规划,以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推进中国大数据技术和服务市场快速增长。 在宽带网络科技方面,《国家宽带网络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面向2020年100Mbps宽带接入的重大需求,预计将直接形成1000亿以上的规模产业,初步建立两个公共技术创新、试验平台,并形成10个左右的示范和试验应用。 另外,《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对“导航与位置服务”作出规划,亦提出形成1000亿以上的规模产业,初步建立5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培育30家创新型企业。 而在促进云科技方面,《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将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核心企业,支撑一批典型应用示范,推动云计算产业链发展。同时,该《规划》称,将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