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新版林妹妹和宝姐姐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5万人参加海选,历时10个月,决赛19场,历经“陈晓旭出家”、“陈晓旭去世”、“导演不接受选秀结果”等风波之后,6月9日,“红楼梦中人”用一场形似“春晚”的总决赛结束了近一年的征程。 大热“黛玉”李旭丹和大热“宝钗”姚笛,被导演组“钦定”为新版《红楼梦》的女主角。 当焰火绽放,“黛玉”和“宝钗”并肩站立,两人并不那么激动,因为导演胡玫“早在5月28号,就认同了她们”。 她们同样生于浙江,同样是唱着越剧成长,同样入主“红楼”,不同的是,一个是家养百合,一个是北漂玫瑰。 李旭丹的判词十年阆苑觅仙葩,梦里颦颦雾里花。家本秦淮桃叶渡,眸中一点似新茶。 姚笛的判词生小香闺性自柔,也宜春色也宜秋。平生万种缠绵意,都在金钗十二楼。 因为她真诚。《红楼梦》导演胡玫说:“李旭丹有一双像新茶一样的眼睛。” 李旭丹说不清楚自己是哪里人,“应该算是南京人,但我生在浙江衢州,五六岁就被爸爸妈妈带到南京,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爸爸妈妈后来有了一个弟弟,现在他们和弟弟定居上海,做食品生意。她说父母生意很忙,“只有逢年过节才过来南京团聚。” 决赛前一日,她身边一个帮手也没有,庞大的“蛋粉”团从市里赶来,送来大堆礼物和大捧百合,盛情难却,清瘦的她险些拿不住,记者替她扛下了大包礼物,她投来一个感激的眼神。 她的人生注定“不走寻常路”。“我爷爷是文学教授,祖上算得是书香门第。他人生坎坷,一生研究国学,是我的领路人。”李旭丹说如果没有爷爷,就没有现在的她。 7岁,李旭丹该上学了,爷爷却没让她去念小学。“爷爷在家里教我诗词书画,他是这方面的专家。”为此,李家爷爷顶住了巨大的压力,“所以我能有时间学古筝、书法和围棋。” 她爱读婉约派词,“李清照和柳永的词,过去都能背下来,现在倒是荒疏了。” 9岁,她被送进南京一所戏校,“爷爷从小教我唱戏,他特别喜欢‘黛玉葬花’。”决赛当夜,播放了一段李旭丹9岁的录像,录像中,李旭丹扛着把小锄头,伶伶俐俐地表演“黛玉葬花”。 这一唱,就是10年。“我希望我一直能唱到60岁,就像王文娟老师一样。” 入校第二年,她拜赵时莺为师,赵时莺是王文娟的嫡传弟子。“坦率地说,刚进戏校的时候,同一批学生中,她的先天条件不是最好的,形象身段都没问题,但是嗓子不太行,还有她娇滴滴的样子,我觉得学不了太久。”师傅赵时莺说。 令赵时莺吃惊的是,这个单薄的女孩没有回家。有一次汇报演出,李旭丹演“焚稿”一段,“可能因为身体比较虚,情绪一激动,她的沙鼻子犯了,鼻血就这么流下来,当时淌在雪白的戏服上,触目惊心,把我们老师都吓着了。可这孩子就是不肯停,坚持要唱完,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这股子劲,真不容易。” 15岁,李旭丹入南京越剧团实习。剧团经常去各地表演,每个剧院条件不一,“从不见她有何怨言”,去年她在一次演出中不慎从桌子上翻下来,“腿上都是瘀青,但她照样再翻,赢得满场掌声。”赵时莺说。 历史上的林黛玉扮演者,大多命运多舛,87版林黛玉陈晓旭更是芳华早逝。李旭丹却说,“生活不应该被一个角色所牵绊,王文娟老师就活得很好,很健康,晚年幸福,我希望我能这样。” 选秀淘汰时她曾说:“我不会回来!”6月2日复活赛中,她却以最高票数复活。“我曾经犹豫过,但是看到我的支持者到处为我奔走,我很感动,所以我回来了。”这一回来,真的成了黛玉。 和她说,娱乐圈和戏剧圈大不一样,她垂下眼帘,轻轻梳理长发:“我总是有那么一个原则的,我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不愿意。” 至于演完黛玉之后的路,“一切随缘,我也可以继续回去唱戏、绣十字绣。”她说她对娱乐圈兴趣不大,“我只是想演黛玉而已,这是我喜欢的事情,再苦再累,我也会坚持下去。” 她有点想念在越剧团的生活,“那时候,我住在家里,早上9点到团里上班,和姐妹们一起练功,排戏,聊天,绣十字绣。” 所以,“我可能一辈子也就只演一部电视剧。”
|